倍选网 火光冲天!乌安全局袭击俄普里莫尔斯克港,走私油轮受损
乌克兰无人机重创俄石油命脉 俄罗斯国内燃油危机持续蔓延倍选网
9月12日,乌克兰安全局在波罗的海展开了一次精准打击行动。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普里莫尔斯克港遭遇无人机袭击,两艘大型油轮库斯托号和彩云号被击中。虽然这两艘船悬挂着塞舌尔国旗,但据路透社报道,它们实际上是俄罗斯影子舰队的重要成员。
袭击造成油轮船体严重损毁倍选网,现场燃起熊熊大火。更严重的是,港口内关键的泵站设施也遭到破坏,导致整个港口作业陷入瘫痪。作为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石油出口枢纽,普里莫尔斯克港日均石油交易额高达1亿美元。即便只是短暂停运数日,也将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巨大损失。
展开剩余58%这并非乌克兰首次针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发动袭击。就在今年8月,乌斯季卢加港就曾遭遇类似打击,至今其石油装载量仍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。在俄罗斯石油出口本已捉襟见肘的情况下,普里莫尔斯克港的遇袭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国内正面临愈演愈烈的燃油危机。8月底时,燃油短缺还仅限于外贝加尔、滨海边疆区等偏远地区。但进入9月后,危机迅速蔓延至梁赞、下诺夫哥罗德等中部地区,甚至连萨马拉、罗斯托夫等西部重镇也未能幸免。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、马加丹州等地同样出现供应中断,许多民营加油站不得不缩短营业时间或直接关门歇业。
俄罗斯国家杜马专家托尔捷夫坦言,这场危机已从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国性油荒。分析认为,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二:一是乌克兰无人机持续打击俄罗斯炼油设施,迫使部分产能关闭;二是俄军为准备波克罗夫斯克攻势,大量抽调国内燃油储备供应前线。
尽管俄罗斯官方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乌克兰袭击,但专家指出,乌军实际仅破坏了约20%的炼油产能,难以解释全国范围的短缺现象。为应对危机,克里姆林宫已采取多项措施,包括启用储备产能、推迟炼油厂维修、加强铁路运输管控等,并再次延长燃油出口禁令两个月。然而这些举措能否真正缓解危机,仍有待观察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